主办单位:中共周至县委网信办

热点内容

 您登录金周至的目的是

浏览新闻

网上办理涉税事项

查询税收政策

政策咨询

其它

百年党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百年党史
田峪记忆

2019-07-30 09:31:32 陕西日报 点击数: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每周要进山两三次。这么多年,走过了秦岭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东面去过伏牛山,西边去过岷山。虽然常年在城市生活,但我心里却时有进山“洗肺”的念头。不论冬夏,一进山,好像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精神百倍,那感觉,就一个字:美!山中,四季分明,景色殊异。要从心底里说,我最喜欢的,还是田峪的春天。

      我曾经在冬天和伙伴们一起把守田峪口检查站。说是检查站,其实也就是20多平方米的一间平房,外表极为普通。房子背靠一块巨石般的山头,面朝田峪河。您可别小看它,它位于田峪口咽喉部位,是进出田峪、深入秦岭国家植物园就地保护区的必经之处。除了田峪原住民,对于进出的每个陌生面孔,我们都会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仔细盘查,严加防范。秦岭国家植物园就地保护区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一石一景,都是我们精心守护的宝贝。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漫长的冬日里,整座山就冷清下来了,我们林业人就会每天进山巡防,在艰苦单调却又责任重大的跋山涉水中,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一到春天,田峪就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百般妖娆,万千景致。

      三月初,仿佛一夜之间,这沉寂近半年的田峪河,就大不一样了。首先是水大了,沿河两岸的橡树林慢慢变绿了,灰背喜鹊也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色彩艳丽的雉鸡时不时从河边缓坡上的竹林中腾跃而出,欢快地飞上高处的松柏林中。还有白鹭、苍鹭、雄鹰,或是叫不上名的鸟雀儿,突然间就划破了田峪口的天空,或逐水盘桓,或沿着山脊起伏飞翔,给蓝天白云添彩增色。我时常想,难不成它们也喜欢田峪的春天?

      到了四月,沿河两岸会一天天绿起来,郁郁葱葱、绿色掩映的山坡,遍布奇花异草,让人如同置身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最先勾人神魂的是崖畔的迎春花,那一丛丛金黄,热烈奔放,如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原野上奔跑——这是生命的力量!还没欣赏够,紧接着,满坡的山杏就会竞相绽开花朵,一片一片,洁白如玉,连片似雪。随着气温一天天回升,每逢节假日进出田峪口的游人一天比一天多,田峪的天空也一天比一天富有生机。高空,鹰在展翅翱翔;河畔湖边,野生朱鹮在静静伫立;橡木林中,众多鸟儿在宴饮欢唱;灌木丛间,红腹锦鸡在灵动穿梭;清可见底的河中,细鳞鲑在欢乐游弋。田峪河流域还分布着秦岭冷杉、连香树、杜仲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在田峪深处,随处可见参天的青檀,枝繁叶茂,傲然耸立。

      五月份,漫步山间,运气好的话,还有机会遇见“秦岭四宝”中的羚牛和金丝猴。至于“东方宝石”朱鹮,有种群已在田峪河流域安营扎寨,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会以优雅无比的姿态,从田峪飞往秦岭山外的湿地公园,在傍晚又飞回来。

      田峪河位于秦岭国家植物园核心区域,它发源于秦岭主梁,全长56公里,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水质优良,是西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区域内有平原、丘陵、丛林、高山、草甸五种地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1231种、动物150余种。秦岭国家植物园遵循“节约为主、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宗旨,经过多年努力,在保护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方面取得了成效。经过休养生息,今天的田峪河流域森林覆盖率高达90%,田峪的陆生、水生生态系统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洁净的水质,优越的自然环境,让田峪河成了中国大鲵、秦岭细鳞鲑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生息繁衍的天然家园。

      我曾在田峪接触过各方游人,有普通游客,有院士专家,也有国际友人,大家皆惊异于田峪古朴原始的生态之美。来到田峪,大家会看到,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石头,全都保留下来了。是的,漫步田峪四十里峡,你会看到,这里没有开山采石,没有植被破坏,没有大规模人为开发,只有严格保护,科学管护。竹林满坡,飞瀑流峡,自然美景掩映叠照,尽显原始野趣,移步易景,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田峪河畔,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进山5公里处,右侧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传说中唐代的上马石和十八石碾遗迹;入峡谷8公里处,有一百多年前山民为抵御土匪袭扰而修筑的山寨遗址;行车半小时,路东有山道,3小时脚程可至名扬天下的凤凰岭,也就是西周时期伯夷、叔齐“不食周黍”的隐居之地。车行18公里至金牛坪广场后,游人就只能缓步前行了。游人漫步这段长3.7公里的生态体验步道,犹如进入原始森林深处。这一路上时而溪流潺潺,时而危崖飞瀑,既有古木参天,亦多白桦成林,更有河道中巨石上“神笔天书”“石生青莲”“树抱石”等奇异景观,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我爱田峪的春天,我爱中华大地的春天!相信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祖国的山山水水都会同田峪一样,天蓝,水绿,土净,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首 页 | 走进周至 | 周至资讯 | 文艺文化 | 金周至报 | 专题专栏 | 国卫复审 | 文明周至

版权所有:中共周至县委网信办 邮政编码:710400 E—mail: ZZXCWZ@163.com 西安网站建设

陕ICP备20009256号-1 610124020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