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周至县委网信办

热点内容

 您登录金周至的目的是

浏览新闻

网上办理涉税事项

查询税收政策

政策咨询

其它

媒体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周至资讯 » 媒体聚焦
放弃高收入回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7-08-18 11:14:01 点击数:

“他在村上威望很高,办事公道,大公无私……”“他工作扎实,看得起村上的穷人,不在穷人跟前摆架子……”“这些年,他放弃了在外做生意的高收入,回到村上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近日,记者在周至县竹峪镇驻村采访时,提起民主村的村支书李朝朝,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其赞不绝口。

能干实干不愿说 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民主村是竹峪镇西南方位的末端村,南靠秦岭,距镇政府约6.5公里,全村地形地貌复杂,群众居住比较分散。7月22日,记者前往民主村采访的途中,路边几台挖掘机正在“轰隆隆”地对村上的道路进行拓宽施工,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两个头戴草帽的男子站在烈日下指挥着施工的挖掘机。上前一打听,这两位一个是市委党校驻村干部陈智峰,另一个是民主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朝朝。当记者向李朝朝提出要采访他在村上所干的工作时,李朝朝向记者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啥要采访的,我干的是一个村干部该干的事情。话说完,他又回到了施工现场。随后,经过记者对其一番软磨硬泡,李朝朝对记者说:“你先到村委会办公室,等我忙完了回村委会再说吧!”

中午12时许,李朝朝满头大汗地回到了村委会办公室,他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李朝朝取下头上的草帽,朝着身上扇了几下后,喝了几口水,便对记者说:“其实真的没啥采访的,我在村上干的那些事情都是本职工作,不值得一提。”看到记者吃了闭门羹,市委党校驻村干部陈智峰在旁打了圆场。他对记者说:“李支书是一个能干、实干但不愿说的人。”他又对李朝朝说:“自从我驻村以来,你干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村民们对你的评价我也听了很多,有什么不能说的?”李朝朝这才坐下来和记者聊了起来。

事业蒸蒸日上时 一份重托寄在他身上

1956年,李朝朝出生在民主村。18岁那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团支部书记。20岁时,参军入伍到海拔三四千米的青藏线当了铁道兵。到23岁时,由于弟弟要上初中,父母年龄大了,加上父亲体弱多病,无人照顾,家人写信硬让他回家。他回家后,一边照顾父母,一边从事农业生产。1981年,村上让他担任村副主任一职。1993年时,他的两个孩子要上学,因家庭负担很重,他便辞去了村副主任的工作,外出打拼做起了药材生意。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加之其诚信经营,成了咸阳地区的总代理,月收入达万元以上。

自己富裕后,李朝朝没有忘了村上的乡亲们,他还带领村上的许多村民,先后在武功县和石泉县承包工程砌石修路。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不但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让他带出去的村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份重托寄在了他的身上。2002年,村上的老支书和几名老党员给他打电话说:“村上这几年没有任何发展,你还是回来带领村民一块致富吧,不要让人说咱们村里的人就是山里人!”听到老支书和几名老党员的这些话后,李朝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经过一番考虑,他毅然放下了在外的高收入回到了村里。

民主村的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当时在选举村主任时,村上一百多名村民现场监督,一直到晚上11点多。唱票时,有村民开玩笑说:“谁的票多少,不用数,找根棍子量下厚度就知道了。”结果,全村600多选票,李朝朝占了590票,高票当选村主任。

“既然村上的老党员让我回来,村民们又对我这么信任,我就要担起这个担子,把群众的事情干好。”到了2005年,民主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李朝朝一肩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村组道路,在他的努力下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自来水和电也通到了每家每户。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1000亩优质矮化核桃很快成林产生经济效益。原来机械无法作业的坡地也很快成为生态林被保护了起来……

干净做人干好村民事 不怕被骂也不怕被查

村民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村上的民风正不正?那就要看村干部的工作做得怎么样!“爱国家、爱我村,爱环境、诚待人,村风好、孝为先,村整洁、卫生好,政策好、勤致富……”在民主村路边的墙上,白底红字的《民主村村规民约》显得格外显眼。

“自从李朝朝当村干部以来,民风正了。前几年,山上着火了,之后经李朝朝多方调查,有一个村民有重大嫌疑。李朝朝找到这位村民家里,他开始还撒谎不承认。最后,李朝朝拿出大量的证据后,这位村民才不得不承认是自己引发的山火。李朝朝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后,还让这位村民当起了义务防火员。这事情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不但防火意识增强了,也再不敢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然民主村有这么好的森林资源,我就不能让一把火给毁了。为此,森林防火也是村上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村干部每天都要巡山防火,村民们也自觉地成了防火义务监督员,共同来保护好这座‘金山银山’。” 李朝朝向记者道出了村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做法。

“制度上墙,就是要让村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使命,干干净净做人,一心干好村民的事情,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怕被村民骂、不怕被组织查。”在民主村村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三面墙上挂满了各项工作制度以及民主村发展作战计划。李朝朝说,“我认为村党支部班子团结很重要,把一些能为群众干事的人吸收进村党支部班子,凝聚力量,提高战斗力。”

“虽然村上工资很低,每月只有1380元,但我答应了支书,就不能反悔,是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今年39岁的翟晓丽,在北京主管一家大型超市已经十几年了,每月收入至少6000元。前年暑期休假回家时,李朝朝找到她,想让她回村当会计。由于其他原因翟晓丽没有回村。去年回家后,李朝朝又找到她,她看到李朝朝工作能力非常强,而且早已放弃了在外的高收入,回村带领村民致富后,她被感动了,就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村任会计。

7个小组长被全部撤掉 刹住了不正之风

“在李朝朝的带领下,村党支部一帮人工作能力特别强,啃下了一块一块的硬骨头。”据村民们介绍,民主村有7个村民小组,2008年以后小组长就被全部撤掉了,村组的事情都是村党支部的干部们直接到户,防止小组长们向村民们乱摊派、乱伸手,刹住了不正之风。特别是在2009年和2010年,在李朝朝的带领下,村干部们克服种种困难,硬是将之前流失出去的40亩耕地和2000多亩林地收回集体所有,现在每户每年都能享受到收益。

“李支书办事公道,为村里修路拉电通水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情。为人也正直,从来不在穷人面前摆架子,上面有了好政策,就会及时地落实到村民头上。”今年60岁的村民卓根成提起李朝朝,便夸个不停。有村民还告诉记者,李朝朝最见不得恶人欺负好人和穷人。在前些年,村里一旦出现恶人欺负好人的事情,要是被李朝朝知道了,李朝朝就不会“放过”。经过这几年村上的宣传教育,村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对此,李朝朝说,村风民风对一个村很重要,如果不对歪风邪气进行遏制,就谈不上共同发展。他也不怕得罪恶人,因为有团结的村党支部班子和广大群众做强大的后盾。

经过反复多次走访 给17户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方案

脱贫攻坚以来,经过精心筛查,民主村里有17户为贫困户,而这17户多为“老弱病残”户。记者在民主村村委会看到了一份《民主村贫困户一户一策帮扶汇总表》,该表详细记录着全村17户贫困户的家庭成员情况、住房情况、耕地面积情况以及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李朝朝说,17个贫困户都是经过反复多次走访,做到了一户一策。扶贫工作最难的是改变乡亲们的意识,需要干部们反复沟通和量身设计定做。

村民王卫军就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和17岁的儿子相依为命。村里和扶贫干部给他家开出的扶贫处方是改善小卖部的门面增加收入。记者了解到,王卫军开的小卖部在家里后面的破旧房子里,离街道路面还有十米远的距离,这次新建的三间门面紧挨路边,不但改善了销售店面,还改善了他家的居住环境。“这都要感谢市领导以及扶贫干部们,等房子盖好后,我就把小卖部搬到门口。我一定好好干,争取早日脱贫过上小康日子。”在因残致贫的村民王卫军的家里,一幢三间门面的钢筋水泥房即将完工,王卫军拉着李朝朝的手激动地说道。

贫困户王开义家的情况更加复杂,一家四口人,王开义患有胃癌,两个儿子除了智障还有残疾,唯一有劳动能力的老伴梁月香,也是疾病缠身。她家40多年的土坯房,因为贫困无力维修,变成了快倒塌的危房。这次,村上不但对她家的危房进行了改造,还给她家送来了几十只鸡让她养,用来增加收入。

打好扶贫攻坚战 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据了解,民主村有231户1057人,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大多数村民都走上了小康之路。目前村里在外购买商品房的就有80多户,买车60多辆。“这一次的扶贫力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的,作为一名老党员必须打好扶贫攻坚战。在市上的支持下,我们村上这17户贫困户正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现在,有10户的牛已经到位,有5户的危房改造、重建已基本竣工,8月底就可以入住新房了。还有几户的13头猪、300只鸡也已到位。同时,制约民主村发展的4.2公里道路问题,正在拓宽改造至六米宽、两边都有排水渠和路灯的观光生产路,村活动广场也正在加紧实施。目前,已经引进了花卉种植和反季节蔬菜项目,争取以后三年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解决本村剩余劳力问题,让农民增收。”李朝朝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道。

光有干劲还不够,还必须找到适合民主村特点的发展模式。在市领导的指导下,李朝朝的心里更加亮堂起来,心里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愿景:民主村最大的优势是原生态,村里有上万亩森林,有羚牛、黑熊等珍稀野生动物,还有一千多亩矮化核桃,漫山遍野都是珍贵的中药材,等路修好后,解决好这个卡脖子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合作社开发药材和核桃资源,发展原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以生态旅游和加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和就业。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六十一岁的村支书李朝朝信心满满,通过不懈努力誓将穷山沟早日打造成美丽乡村。


首 页 | 走进周至 | 周至资讯 | 文艺文化 | 金周至报 | 专题专栏 | 国卫复审 | 文明周至

版权所有:中共周至县委网信办 邮政编码:710400 E—mail: ZZXCWZ@163.com 西安网站建设

陕ICP备20009256号-1 61012402000204